砍掉食譜服務的Cookpad,能從生鮮電商重生嗎?

ChatGPT等生成式AI的應用,將先大幅改變搜尋的行為與結果。過去web 2.0以互動、分享而形成的社群式聚合網站,如:旅遊、食譜等,或許能最快有生成式AI商業落地的成果。而夾在時代洪流中、全球知名的日本食譜網站Cookpad,則宣布2023/2/10終止五大食譜網站服務!

我倒是希望終止五大食譜網站服務是Cookpad從過去幾年的營收赤字,預知未來食譜型網站將展開商業典範轉移而下的決策。Cookpad於今年二月初公布2022年的合併財報,營收90.8億日圓(YOY -9.2%),營業損失35.2億日圓、稅後損失34.8億日圓,不只連續兩年虧損,而且是收入越來越少、虧損越來越多。

主要原因是以付費會員與廣告收入為主要獲利來源的Cookpad,在社群媒體多樣化、廣告投放更多元的時代趨勢下,顧客取得食譜資訊更簡易,促使佔七成主要營收的付費會員收入-7.7%;也使得食品製造商對於在Cookpad的廣告投放意願下降,廣告收入-25.9%。

為了終止虧損,Cookpad結束了たべドリ等五大食譜服務網站。同時,也在其財報會議上說明:Cookpad將從只解決今天吃什麼的食譜網站,轉型為提供包含生產、流通、料理各流程的烹飪服務型公司。這不得不提到Cookpad旗下從2018年開始營運的Cookpad Mart生鮮電商。

身為平台的Cookpad,不只希望成為顧客料理食譜的分享網站,更希望能媒合各地農漁牧特產線上販售、為其建立銷售通路。所以,Cookpad Mart以「Mart Station(マートステーション)」做為通路,業者只要將商品出貨到Cookpad Mart的理貨中心,再由Cookpad Mart配送到各地Mart Station,讓顧客取貨即可。預購機制也使得Cookpad Mart不像其他生鮮電商須背負庫存、損耗等成本。

Cookpad Mart以東京都為主,已佈建了1000多處Mart Station。多設置在公寓(30%)、超商(25%)、洗衣店(18%)、藥妝店(13%)、車站(6%)與其他(8%)等生活必須接觸點,也明顯為超商、藥妝店等地點補足了生鮮商品結構與到店一站購足的動機。而到Mart Station的自取服務可享有免運費、不受宅配時間壓力限制的特性,亦滿足了顧客的需求。

為了再加強顧客的使用動機,Cookpad Mart在去年推出訂閱制服務:定期便,每週只要100日圓就可以週週收到雞蛋、麵包、牛奶等日常必需品。據說這服務使得會員使用人數年增五倍,每週使用1~2次Cookpad Mart的會員高達75.6%,雞蛋長成了帶路雞,養成顧客的使用習慣。

Cookpad Mart未來不排除與超市合作,成為超市延伸的店面;但會更聚焦商圈的展店(即設置Mart Station),尤其是學校、車站等重要的生活接觸點與超市無法進入的微小商圈,這可能才是Cookpad Mart相較超市與其他生鮮電商的優勢。也如一開始所說的,在軟體世界更容易大者恆大的趨勢下,如何利用世界級的大型平台、把握在地商機、建立服務優勢,軟硬並進的策略思維才是商業模式重生的關鍵。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