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非現金支付2022年已達36%,離2025年40%的目標不遠!而2018年僅占比0.1%的掃碼支付,在2022年占比已達2.6%,正式超越在日本幾乎人手一卡的電子錢(如:西瓜卡)。其中,在2022年交易筆數47億筆、交易金額7.3兆日圓的PayPay就拿下掃碼支付67%的市場,五年即形成寡占局面。PayPay能獨大,自然不是吃素的,在商業上是充滿狠勁。
日本政府為推動非現金支付不僅提供減稅回饋、發放補貼,幾年前更開始推動JPQR,應用情境類似目前台灣正推動的「電支跨機構共同平台」的美好想像:不論你是全盈還是icashpay的使用者,都可透過一組共通QRcode支付,顧客可選用自己常用的支付app刷讀支付、商家也不需要擺滿不同電支的QRcode。
PayPay當然是明著配合政府加入JPQR(畢竟政府也是幫了不少忙),暗著做自己的生意。在加入JPQR之前,PayPay已從補貼商家0元手續費調升到仍優於市場的1.98%的手續費,但若商家加入JPQR付款時則須收取2.95%手續費。高達近1%的差距,就是為了維持PayPay自身的通路優勢,加入PayPay的商家越多,也使得政府希望透過推動JPQR來提高商家參與無現金支付的規模難以達成,JPQR帶團進軍海外的跨境之夢則一再延遲。政府沒有達到平台效應,PayPay達到了!更多的商家合作吸引了更多的PayPay顧客使用。
而今年引起最大爭議的是,PayPay原本宣布八月開始,將無法使用PayPay卡以外的信用卡進行支付,力拱自家信用卡。但可能PayPay有聽唐國師提到今年是業力爆發的一年,會怕,所以又宣布延到明年一月執行(我認真覺得不是怕使用者的大反彈,而是日本支付/點數市場正在整併中,像住友銀行與T-point合併的V-point就祭出18%高額回饋中,加上疫後的不確定性,市場仍有風險)。不過從今年七月開始,不僅yahoo購物的PayPay點數將轉換成yahoo商品券,用SoftBank Ymobile儲值PayPay也將開始收2.5%的手續費。
原同屬軟銀的PayPay、yahoo、LINE關係變得更加微妙,不確定是否集團業務領土已進行重分割,只能肯定PayPay經濟圈似乎將更獨立於紛擾中的yahoo & LINE廣告/電商經濟圈之外、更聚焦於金融事業,拉大於其他掃碼支付的差距,甚至超越銀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