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son 對於便利商店的數位化,一直有偉大的想像,在 Ponta 點數的發展初期,即於矽谷成立數據公司。社長竹増貞信更發願,希望將 Lawson 打造為一家真正的科技超商,用科技讓便利更便利,目指 GAFAM,成為 GAFA“L”。看來是很瞧不起微軟!?
幸好,竹増貞信沒有傻到以為買一家電商就可以數位轉型、實現 OMO,他找了真正的技術夥伴,而投資金額也不是鬧著玩的級別。
2/6,日本前三大的電信公司 KDDI 宣布將在今年四月以高達近 5,000 億日圓收購 Lawson 股份,從在 2019 年即持有的 2.1% 股份增加至 50%,與 Lawson 原大股東三菱商事持股相同,成為日本第一家擁有實體零售通路的電信公司。在勞動人口減少、勞動力短缺下,便利商店也確實需要更積極擁抱數位科技(的資本)。
也因此,繼日本全家之後,Lawson 將下市,又一個奔向自由的便利商店,恭喜恭喜。
Lawson 現有 14,600 家門市,加上 KDDI 旗下擁有 2,200 店的 au 服務通路,共 16,800 個服務據點,將成為複合店型,於 Lawson 提供 au 的服務(如:通信、金融、線上藥局、遠端客服等數位服務),也於 au 銷售 Lawson 的 PB 商品、引進 Kiosk「Loppi」和Lawson 銀行的 ATM 。
而 Lawson 與 KDDI 本來就有共通點數 Ponta 的合作,後續更將串接雙方高達一億人的會員數據,共同經營會員、了解消費者偏好進行商品開發外,也會發展新的服務應用。Lawson 與 KDDI 點數與金融的整合,應會是外界更關注的焦點與競爭差異。連帶影響擁有 yahoo 的 softbank 和擁有樂天市場的樂天 mobile 的點數經濟圈戰局。
未來則可能以 KDDI 在通訊與資訊科技的知識和技術,發展快商務、無人機配送、遠端機器人與服務、電動車充電椿、太陽能、AI 等應用,也就是回應了社長竹増的理想,為 Lawson 的供應鏈智慧升級,亦能夠協助 Lawson 搭建更穩健、永續的社會基礎設施。
Lawson 的大股東從大榮,到三菱商事,再到 KDDI,似乎早已習慣不斷變動的內外部環境,也隨時有了改變的準備。雖然這次三菱商事和 KDDI 將持股各 50%,但出身於三菱商事的 Lawson 社長竹増貞信顯然是促成這次合作的要角,目的性也很明確。我是認為若主事者沒有異動,那溝通效率應該不會有太大的阻礙。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