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 武漢肺炎下的日本便利商店:日本7-11的店型布局

2020/7 武漢肺炎下的日本便利商店:日本7-11的店型布局

進入第四個月日本便利商店在武漢肺炎疫情下的觀察!2020/6同期比,便利商店整體營業額減少5.2%;來客數減少11.5%;客單價維持成長7.1%。

有趣的是:唯有日本7-11的營業額同期比增加1%;而日本全家營業額同期比則減少8.2%、Lawson減少5.8%。就在日本有人開始大喊便利商店的大勢已去的時候,我好奇的搜尋了日本民眾的看法,發現一些有趣的觀點是說:日本7-11在多年前超前部署的新店型,就這麼剛剛好在疫情期間加速發酵,相應到顧客的需求!

日本7-11於2017年在東京都町田市開立第一家F1新店型概念的門市,空間布局是因應商品結構的調整而生:

  1. 擴充自助、即食服務,收銀櫃檯的長度增加1.5倍:因應未來自助咖啡、炸物的商品結構增加,使空間可有效運用。
  2. 從女性與50歲以上顧客的增加趨勢,洞察顧客需求:冷凍食品品項增加30種以上,NB/PB商品並陳;並調降61項洗髮精、清潔劑等日用品的價格,使價格帶有超市化的傾向。
  3. 縮減雜誌區的空間:但透過增高貨架設計,維持相同的雜誌銷售品項數。

2018年時,又增加F2新店型。F2和F1一樣,都是為增加冷凍食品、即食品的品項銷售而設計的。但重點是,調整成F1新店型約需三周的時間暫停營業;但F2不需暫停營業,就可快速調整店型,掌握業績增加的機會!而測試結果也驗證:新店型日營業額較既有店型增加1.5萬日圓、日來客數增加10.4人,月毛利額增加14.2萬日圓。

2019年則進一步區分辦公商圈、住宅商圈、車站商圈與道路型商圈的店型,調整貨架與商品結構。如:住宅區增加酒與冷凍食品、配菜等品項;辦公商圈則減少酒類、增加機能飲料的品項銷售。

似乎真的這麼剛好,日本7-11的店型布局非常適用於肺炎期間的消費習慣(尤其住宅區?);新舊店型的調整也因為工程時間短,而使得業績損失機會降低!而這樣的店型是否真是日本便利商店可持續復蘇的力量?我們只能接著觀察下去了!當然,商品能因應顧客需求與店型開發,更是關鍵!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