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見新聞報導:Amazon要停建西班牙物流倉、蝦皮各地持續裁員,除了疫後電商發展趨緩,應該也加上通膨等社會經濟因素。不確定性太多,當然也包含零售數位銷售的演變也一樣!現在的投資如果只是發展出過去的模樣,或許是錯誤的。
順手抓了台灣資料。2022/5開始,各零售產業開始復甦。「電子購物及郵購業」與「超級市場業」的疫情紅利趨緩。
2019~2022/H1,整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金額增幅快速。也可觀察到「綜合商品零售業」的網路銷售金額占比逐年增加,OMO的發展越發重要;而「電子購物及郵購業」的占比則逐年下降。所謂的網路銷售,隨著科技發展、成熟,已順利跳脫過往純電商平台的模式。
虛實通路的標竿企業,統一超、全家已逐步復甦;富邦媒雖仍有不錯表現,但年增幅度已趨緩。另外,PChome就靜觀其變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