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商店文化遇上國安風險:Couche-Tard 收購 7&i 的影響

當便利商店文化遇上國安危機

這幾年,國內外企業併購案頻頻發生,媒體焦點通常集中在市場規模擴大和全球版圖的延伸上。然而,今年8月中,加拿大便利商店巨頭 Alimentation Couche-Tard 對日本零售巨頭 7&i 控股提出的收購提案,其意義與以往的併購大不相同。這次併購不僅僅是商業交易,更涉及文化主權和國家安全的問題。

便利商店是亞洲社會的基礎建設與文化符號

在亞洲各地,便利商店早已超越了單純的零售業態,成為現代社會生活的象徵之一。從24小時不間斷的營運,到隨處可見的餐飲和數位服務,便利商店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這種高度密集的商業網絡,不僅便利了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更形成了一個非官方的社會安全網。特別是在自然災害或緊急事件時,便利商店往往能迅速提供物資,發揮不可忽視的作用。

然而,當這樣一個深植於當代社會經濟命脈的產業,可能被外國企業所掌控時,問題就不再僅僅停留在經濟層面。7&i 控股旗下除了 7-Eleven 便利商店外,還包含支持零售業務的供應鏈、物流網路,甚至延伸到金融、保險、餐飲業等多元產業。因此,這次收購提案不僅牽動股東和市場的利益,更關乎日本的文化主權和國家安全。

日本小七集團持續內耗的經營困境

7&i 控股是全球便利商店市場的領導者之一,曾成功打敗 Couche-Tard,順利併購北美的 Speedway,擴大其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然而,過去幾年來,7&i 雖然涵蓋便利商店、百貨公司、超市等多種業態,但由於多元化管理的複雜性,其經營效率持續下降。激進股東 ValueAct 持續施壓,要求改變 7&i 的經營決策,這些內耗最終促成了 Couche-Tard 的併購提案。

與此同時,Couche-Tard 透過一系列成功的併購,不斷提高其經營效率,並將市場價值推向新的高度,Couche-Tard 的 ROE 表現也大幅優於 7&i。這反映了7&i 在資本運用和經營效率上的困境。然而,市場對 Couche-Tard 的收購計畫也有疑慮,擔心這次高達5兆日圓的收購可能會導致其財務惡化。

日本企業的脆弱性與全球收購風險

日元持續貶值,以及日本企業低迷的股價,導致許多日本企業成為外資眼中的「獵物」。根據數據,過去20年來,日本企業在全球併購市場上一直扮演著「買家」的角色,而海外企業對日本企業的併購金額僅為日本企業對海外企業的兩成。

然而,這一趨勢正在發生變化。隨著全球資本市場重新關注日本市場,那些具有成長潛力但防禦能力不足的日本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收購風險。Couche-Tard 提出的收購提案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媒體甚至點名日清、資生堂、Zensho 等企業,都可能成為下一個「物美價廉」的收購目標。

CoucheTard能成為全球超商霸主嗎

過去,Couche-Tard 曾試圖併購 7&i,但以往日本企業不需公開揭露,便能默默拒絕。然而,2023年,日本政府發布了「企業收購行動指針」,要求公司在收到收購提案後必須認真考慮,並在董事會中討論,這提高了併購過程中的透明度,使得拒絕外資收購變得更加困難。

儘管如此,Couche-Tard 也不一定能在這次收購案中順利過關。該公司曾試圖收購法國家樂福,但因法國政府以家樂福掌控著國內重要的食品供應鏈,涉及國家的基本生存問題,並認為此舉會削弱法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最終否決了這次收購。此外,7&i 在北美市場剛拿下 Speedway,若 Couche-Tard 成功併購 7&i,將必須面對美國政府的反壟斷審查。

同時,2020年日本修訂的《外匯法》加強了對外資在日本企業中投資的限制,7&i 涵蓋金融、保險、物流等高度複雜的業務,都可能使其成為《外匯法》下的事前審查對象。Couche-Tard 若希望取得 7&i 股份,必須提前向日本政府申報並接受審查,即使雙方已達成收購協議也不例外。若審查結果顯示該投資可能威脅國家安全,政府有權要求更改或取消投資。從日本近期在跨國企業(如:LINE)經營權上的高警戒態度來看,此併購難度顯然不小。

我終於寫完好長一篇文章的結語

Couche-Tard 對 7&i 控股的收購提案,不僅是一場商業交易,更是一場文化主權和國家安全的較量。這次收購對日本企業以及台灣企業來說都是一個警鐘,提醒我們在面對全球資本壓力時,如何保護自身的文化和經濟命脈。當物流、金流和資訊流這三大社會基礎設施的命脈被外資掌控時,我們又該如何在商業利益外,守護自己的文化和國家安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