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台灣零售業隨筆:電子購物與實體零售的數位融合挑戰


2023 年,零售業產值達 4.6 兆元,透過網路銷售金額共 5,035 億元,年增率 2.1%;零售業網路滲透率 11%,較前年 11.5% 衰退。但「綜合商品零售業」近五年年增率均高於產業平均值,而「電子購物及郵購業」在 2023 年年增率僅 0.9%。

「電子購物及郵購業」於網路銷售金額的市佔率五年衰退 7.5%,遭「綜合商品零售業」等其他產業所分食。更值得關注的是,台灣「電子購物及郵購業」處於內憂外患的窘境,不僅年增率趨緩、市場被分食,更是大者恆大;網路沒有實體佔地為王的屏障,易加速市場寡占的可能性。

「電子購物及郵購業」2023 年透過網路銷售的金額僅 2,843 億元(題外話,統一超 2023 年集團營收達 3,169 億元,一個次集團直接打趴一個次產業)。富邦媒拿下「電子購物及郵購業」38.4% 的市場,五年市佔率擴張一成的板塊。台灣本土傳統電商市場已經沒有可追擊龍頭的第二名,只有衰退者。

然而,富邦媒(momo)除了會持續受蝦皮、Coupang 等跨境電商的干擾外,台灣實體零售在 B2C 購物平台以外各種數位服務的早期布局(如:會員 & 社群、點數 & 支付、物流 & 商城、訂閱 & 寄杯 等服務),將加速並放大實體零售數位銷售力的綜效。網路銷售金額的產生早已不再只限於傳統電商的銷售形式,因為所有零售業的銷售管道,早已相互融合,沒有虛實、沒有電商與實體之分。

很久以前,一位電通的前輩跟我說過:會成天講 O2O、OMO 的,永遠無法看懂全局,做出一個 O,因為打從一開始就基於某種本位主義將虛實分開了。但零售始終是零售。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