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宇宙食品與用品的進化:太空生活中的便利與科技創新

看到三年前介紹Lawson是第一個進軍宇宙的超商的文章回顧後,我就在想,既然大家遲早都是要飛上外太空,那宇宙日本食的發展狀況是怎樣就很重要了,至少商品數要豐富到可以開一家超商的實力,上了太空船才能依然享受便利。

而日本的食品科技果然不會讓人失望,目前已經有30家業者開發了52項能飛上宇宙的食品,比三年前更為進步。宇宙食品的開發並不容易,除了必須符合一般的食品衛生標準,也必須耐壓、耐溫差的高度變化,才能長久保存,因此宇宙食品也同時具備防災食品的認證,廠商開發是一兼二顧全宇宙的生物都可以食用;此外,宇宙的炊具和地球是不一樣的,在包裝設計上必須在了解太空設備下投入更多巧思,你才有可能在宇宙船內好好地喝一杯熱茶。

宇宙日本食 發展至今,除了之前的Lawson炸雞、森永奶粉、日清泡麵、龜甲萬醬油、越後製果年糕外,我發現宇宙食品也跟隨地球的流行趨勢,開始有營養補給品的加入,例如:具有養顏美容、促進腸胃蠕動功效的MIKI棗精;或是大塚製薬可以補充電解質的運動飲料,相信養樂多不久後就會加入了吧!而且,可能怕太空人上班時無聊,各種零食也變多了,像山崎麵包的羊羹、龜田製果的柿種、固力果的餅乾還有樂天的口香糖通通都可以塞進太空人辦公桌的抽屜內,讓太空人也能享受地球上班族的小確幸。

更令人驚奇的是,除了一般的包裝食品,生鮮蔬果也能上外太空,是名副其實的火箭速配。這種配送技術叫 速達対応サービス(レイトアクセス),是能將生鮮、易腐商品配送到外太空的技術,但實際運作原理我不懂,就不在這多說明以免誤導大家。回到我只懂得的吃,青森蘋果、愛媛柑橘、岡山麝香葡萄、群馬奇異果、北海道洋蔥和宮城青椒通通都可以維持生鮮姿態送上外太空。日本特別挑選各地的名產,目的是為了讓各國太空人能在宇宙中透過食物交流,就算身處外太空,也會對日本產生些在地情感的連結。

除了生鮮食品外,日用品也是很重要的。在地球生活這麼久的人飛到外太空工作,除了食物外,亦會有身心靈上的用品需求,希望提高宇宙生活的品質。像是TSUYOMI就出了一款四季牙膏,可以透過薔薇、薄荷、生薑、柚子來感受到地球春夏秋冬的風味;GATSBY則出了一款洗頭兼沐浴的溼紙巾,擦拭身體後能讓身體感到清爽。我覺得最神奇的是花王的3D太空洗髮片,透過髮片的凹凸設計按摩頭皮,就可以完全不用水讓頭皮恢復清爽,好方便。這些商品的開發,不只在外太空,同樣可以在水資源稀缺的地域推廣,與其說是上外太空旅行的必備用品,不如說是地球上必要的未來商品。

我想,日本宇宙食品和用品的發展,是新科技宇宙級的應用,也是為了因應未來醫療、極端氣候、各式災難的一種超前部署。日本知名企業願意投入研發,除了太空的文化交流、照顧太空人身心靈外,更代表企業研發的硬實力,如何讓產品在極限環境中能被選擇。

也讓我不禁好奇,台灣有那些食用品產業有這樣的實力?把麻婆豆腐和碗粿都弄成罐頭的愛之味嗎?好像可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