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Eats 推出 Pick-Pack-Pay 服務:填補零售業的人力缺口

先前 Uber Eats 在美國和澳洲推出由配送夥伴協助各零售通路店員撿貨的「Pick-Pack-Pay(PPP)」服務,現已在日本正式上線!

首發合作的業者是永旺旗下的超市「My Basket」,並計劃在今年內擴展到 1,000 家門市;Uber Eats 的「Pick-Pack-Pay(PPP)」服務也將進一步延伸到便利商店和藥妝店等通路。由於人力不足的趨勢,超市店員僅滿足店內顧客需求已經精疲力盡。Uber Eats 希望透過配送夥伴的人力來填補這一空缺,協助零售通路滿足線上客層的需求。

「Pick-Pack-Pay(PPP)」服務流程是由配送夥伴使用 APP 掃描商品條碼來正確撿貨,若有缺貨狀況則自行與顧客透過聊天功能來替換商品,並以專用的支付工具完成自助結帳。據說,APP 上還有協助配送夥伴尋找商品的引導功能,不過這點我持保留意見,因為,如果通路的貨架已經數位化,現在的店員也不至於找到哭了!

至於配送夥伴能透過「Pick-Pack-Pay(PPP)」增加多少收入、花費多少時間,新聞上並沒有明確說明。而此服務是否會在台灣推出,或許還要再觀察 Uber Eats 與熊貓的合併案所帶出的配送夥伴、商家、消費者三方的權益議題如何被解決,才會比較明朗。

但我認為,如果「Pick-Pack-Pay(PPP)」在台灣推出,光是商品品質與撿貨速度的客訴問題要歸誰,可能就會很難釐清!搞不好最後變成由超市、超商、藥妝店的店員兼職「Pick-Pack-Pay(PPP)」,並負責外出配送的一條龍服務可行性還比較大,店家的人力或許也有機會找出新的配置空間。

總之,只要錢到位了,心就不委屈了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