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寫在 2024.2.2):有人說統一出7.8億買yahoo可轉換公司債沒有控制權。我認為統一目的是在控制局勢,而不是要直接控制yahoo。首先,7.8億是小錢,卻可以遏止其他台灣零售通路出手yahoo。夠聰明夠七八!其次,剛通過公平會審查併購家樂福的統一,如果再出手併購yahoo,恐怕會讓自身陷入不利地位而失敗,不需操之過急!最後,有些電商講師又開始蹭他媽的OMO之鬼話,真的是可以閉嘴!過去幾年,強調虛實綜效、硬是整併的實體通路,不死也半殘。用可轉換公司債讓子彈再飛一陣子,進退得宜,現況就是各自安好才是共好!
統一併台灣雅虎資訊公司(電商),公平會的新聞稿最有趣的是點出市占率和市場替代性這兩件事。我認為公平會對市場的了解,更勝於許多零售從業人員(這真的是我難得第一次讚美公平會)。
市占率:結合後雅虎資訊公司、博客來公司與統一數網公司的網路購物業務合計市占率不高;且雅虎資訊公司的網購業務逐年衰退,結合帶來的力量有限,對市場競爭的水平限制效果不明顯。這一部分,完全沒有提到各通路D2C的業務(如:康是美網購、小七 i預購等)。為什麼呢?這就是市場替代性的問題。
市場替代性:現階段實體通路與網路購物仍屬不同產品市場,兩者之間尚無全面性的雙向替代,未來我認為也很難。看現在各通路發展D2C事業就可知道,在消費行為、推廣模式都不同於傳統的網路購物,全聯的小時達、全家/小七的數位提貨券等就是D2C的最佳案例,傳統網路購物短時間內無法取代。
更重要的是,公平會提出(當然,這也可能是統一足以說服公平會的說帖):各實體通路集團發展會員經濟、支付系統,彼此間存在競爭壓力。這很明白的提出虛實零售通路未來競爭的關鍵不是電商,而是會員。或許也能關聯到統一數網日前發布的零售媒體新事業,透過數據的整合,達到全通路的願景。
而對零售同業來說,初期最大的影響就是統一和雅虎在商流與物流上的整合,並非是電商系統。所以,趁早回防以實體通路出發的會員與D2C事業,我認為才是面對未來統一全通路競爭壓力下,現階段最好的選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