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炎上和吃三餐一樣頻繁的料理研究家リュウジ(Ryuji),這次因為日本小七和全家的超商便當之戰再次惹議!
起因是日本小七前陣子因為「上げ底弁当」(墊高底部的便當設計,有食物份量縮水的爭議)事件,引發網友不滿。小七社長面對批評時表示:「我們不會做這麼不正當的事情,那樣的設計是為了讓微波時能均勻受熱。」此話一出,直接讓網友炸鍋,紛紛表示:「看看全家、Lawson 的業績都在上揚,只有小七一路溜滑梯,不就是因為你小七不值得我們消費者信任嗎?」
這時,リュウジ 的團隊立刻發揮身為 Youtuber 必須掌握流量密碼的「天職」,去找了一堆小七的鮮食來評測,還特意挑選冷門的、非主流商品,來增加評測的極端與衝突,想順勢引爆消費者覺得「小七的鮮食真是又貴又難吃」的共鳴。但卻讓部分眼尖網友質疑影片中 リュウジ 團隊的選品和評論不夠公道,而引發爭議;又「剛好」在影片發布沒幾天,リュウジ 突然換上了全家的制服,光明正大、鞠躬哈腰地幫全家聯名新品站台!
網友這才恍然大悟,瞬間從批評小七轉為對 リュウジ 的不滿:「原來你評測小七,只是為了自己預計上市的全家聯名新品鋪路?」甚至質疑整件事根本就是日本全家的市場操作,意圖貶低競爭者小七來抬高自己合作的品牌。這一說法更讓此次事件持續發酵,儘管 リュウジ 發布了道歉影片、重新評測小七的鮮食,依然無法平息網友的不信任感。
於是,這波炎上愈演愈烈。通常這時候,網路上就會開始出現反思的聲音,認為在社交媒體上擁有廣大粉絲的創作者,因為具有影響力,他們的言論更容易引發熱議。然而,當創作者的內容讓人感到商業目的凌駕於真實性時,信任隨之瓦解。所以,内容創作者應該尊重觀眾,並在商業合作中保持透明與公正。
但就像我一開始所說,リュウジ 和炎上幾乎是日常,他的「越炎越紅」模式顯示:或許該反思的,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我們自己。便當凹槽設計真的是為了均勻受熱?日本小七利益下滑真的是因為消費者不信任嗎?KOL 推薦的美食「天花板」會不會其實只是你的地板?リュウジ 的小七評測影片是全家的認知作戰嗎?
如果讀這篇文章的過程中,你從未想過這些問題,那自然有容易崇拜各式媒體、社群塑造下的「專家」的奴性體質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