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生活日本橋五週年:如何以策展選書與台灣品牌打進日本市場?


「誠品生活日本橋」於 2019 年在東京開幕,是誠品首次進軍非華語市場。五年間歷經疫情衝擊,持續調整經營策略,透過文化策展、商品多元化及貼近在地市場,在日本市場站穩腳步,並成功將台灣品牌文化影響力帶入日本。以下為《ダイヤモンド・チェーンストア》報導中的經營重點:

  1. 疫情挑戰下的轉型,以線上活動強化文化影響力:疫情導致原本依賴商務人士的日本橋商圈人流驟減,誠品迅速將實體活動轉向線上,以維持品牌影響力。透過 Zoom 等平台舉辦多場文化講座,甚至邀請當時的台灣數位部長唐鳳於線上、線下同步直播,成功吸引大量觀眾,提升品牌黏著度。
  2. 五週年 24 小時營業,創單日最高營業額:延續台灣誠品敦南與松菸店的傳統,誠品生活日本橋舉辦 24 小時營業活動,並透過 YouTube 頻道「有隣堂しか知らない世界」 進行直播,最高同時觀看人數達 8,000 人;當日來客數突破 4,000 人,創下開幕以來最高單日營業額。
  3. 本地化經營,強化親子與漫畫市場並提升選書獨特性:因應疫情後親子客群增加,增設 「夜晚的兒童書房」 主題專區。同時,將漫畫納入選書範疇,強調其作為日本文化核心的一部分。此外,擴大中文書籍專區,提供華語圈遊客於中國市場難以取得的書籍。店內採策展式選書,取代傳統書店以新書為主的陳列方式,有效提升客單價,部分月份甚至比一般書店高出 1,000 日圓。
  4. 台灣品牌加持,強化文化特色:除書籍外,店內涵蓋服飾、文具、雜貨、食品,並積極導入台灣特色品牌。例如,與台灣文具品牌 「藍濃道具屋(Lennon Tool Bar)」 合作推出聯名墨水,營造獨特文化氛圍;或販售台北「同客餃子館」冷凍餃子,透過試吃活動帶動銷售,上架首月即達成銷售目標。
  5. 食品銷售翻倍成長,台灣品牌占比達 90%:開幕初期,食品品項台灣與日本品牌各占 50%,如今台灣食品占比已達 90%。原本分散於中華街各店的台灣食品,誠品將其集中於專區銷售、一站購足,不僅滿足在日台灣人的需求,也吸引日本消費者嘗試台灣美食。此外,店內新增冷凍食品專區,導入兩台冷凍展示櫃,設備投資成本更在預期 1/6 的時間內回本。

留言